招生就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园地 -> 招生就业 -> 正文

跟上时代的步伐 培养有能力的学生

阅读次数:     日期:2010-05-24

  跟上时代的步伐 培养有能力的学生

  潘 瑞

  到化工学院工作两个月以来,我认识了一批敬业的老师和有着丰富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经验的学生党员,看到整天忙碌的他们,一种久违的“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感染着我。听说全区高校教务处长现场会议要在化工学院召开,探究化工学院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想法,驱使我采访了化学化工学院的院长刘万毅教授。

  化工学院的本科专业有化工、制药、材料、分析、化学教育,是典型的理学和工学专业相交融的学院,在我开门见山的询问下,刘院长向我说明了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突特色”的教学指导思想下,把工科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现代工程师”,理科学生培养成为“专门性高级人才”。 刘院长进一步向我解释说:“ 地方性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与地方经济支柱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的需求相衔接。”为此,2002年以来,学院进行了三轮课程设置、教材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喝了口清茶,刘院长继续说:“高等教育不应该只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应该注重对学生三个能力的培养,即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他将大学的课程形象地比喻成为一颗颗珍珠,培养学生的过程就是让学生把一颗颗珍珠穿起来,有的学生串成了项链,有的学生串穿成了手链……在这种增强学生能力培养的理念指导下,学院通过课程的整合,适当压缩理论课时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创新实验。”如何通过加强过程管理保障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及质量等是化工学院多年来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2009年学院实践教学经验的总结——“理工大学生课堂外科技实践活动:体系、流程与质量保障体系——以化学化工类专业为例”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先后研究形成了《化学化工学院工科专业学生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指南》、《化学化工学院关于加强生产实习过程管理的规定》等多个指导性教学与管理文件,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取得实效。三年来,学院有19.7% 的毕业生参加过学院教师承担的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课题研究70多个,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学生参加创新实验的积极性逐年高涨,仅今年申报创新实验项目44个,参与学生占学生总数的50%。

  刘院长笃信“眼光决定出路”,2006年,一向对新生事物非常敏感的他,看到数字化技术在现代化工企业中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他决心要建设一个数字化仿真实验室。化工仿真教学是以仿真机为工具,用实时数学模型代替真实工厂或仪器进行实习、实训教学的一门新技术,在区内高校还没有被采用。采用仿真教学可以克服通常实践教学中由于分析仪器价格昂贵、台数少,学生只能观摩看演示,得不到训练等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出能熟练操作和具备研发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当时学校没有钱,“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抢抓机遇,获得政策支持!”刘院长扬起他略显瘦削的下巴,表现出他坚韧的毅力。2007年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2008年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009年国家级化工类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申报成功为学院陆续争取到近700万元的建设经费。虽然没有一步到位,但两年多来,数字化仿真实验室已经为全院学生开设了《仿真实验》课,有一千多名在校学生和区内化工企业员工从这里通过培训取得国家级化工类高级或中级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有20多名教师通过培训取得国家级职业技能培训师的资格。“仿真实验室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自信心,增加了就业机会,也密切了学院与区内化工行业的合作与联系。”刘院长向我介绍了学院的9家持久、稳固、友好的企业实习基地:宁夏英力特集团公司、宝塔石化、伊品制药、多维药业、启元药业、宁化、地矿局检测中心、环保局环监站、区食品检测检验站。这些产学研基地,为学生能力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学院申报“宁夏化工行业大学生岗前技能培训基地”已得到区教育厅批准,在培养出特色人才的同时,宁夏大学化工学院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会越来越凸显。

  “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校学习的职业针对性、技术应用型以及就业岗前培训的问题。从2006年起,学院与宁夏英力特集团公司建立并实践了“3+1”培养模式,连续三届共30名学生,在校学习三年后,外送到华东理工大学进行化工专业(聚氯乙烯方向)学习一年、定向为企业培养,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宁东基地的中化化肥公司等企业主动来学院商谈学生订单培养事宜。

  我向刘院长描述了那次令我难忘的3#楼学生公寓党支部的换届改选活动,对学院学生党员的工作能力大家赞赏,像一个听到夸奖自己孩子的父亲,刘院长整个人突然生动起来,脸上有了发自肺腑的笑容,他说,对优秀学生的培养,是他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优秀学生创立了学院的品牌!必须要重视对他们的个性培养。”但是“分级教育和个性培养的成本很高,目前我们的教育资源不够,教师少、场地缺。”看到刘院长的沉思,我想,对优秀学生的培养方案学院一定会有新的举措。

  采访结束了,以刘万毅院长为首的学院教师身上的致学风范、高尚品质和不断努力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让我倍受钦佩,优秀学生对全体学生的示范作用也给我留下了深深地思考。作为一个理工科学院,紧跟时代,培养有能力的学生便是她终身的使命。